欢迎访问昆山英福斯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8962449926
3D打印——未来的新兴产业
发布时间:
2018-03-30
近日,作为国家“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公布对外公布了未来将积极培育量子通信、区块链、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打造高端高新产业发展核心区。我们黄河公司也在布局增材制造、石墨烯等新兴产业,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未来一定是新兴产业大发展的时代!
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它都有什么优势?现阶段发展怎样?未来有什么趋势?让我们赶快了解了解。
苏州3D打印技术被认为是“一项将要改变世界的技术”。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增材制造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2013 年麦肯锡发布“展望2025”,而增材制造技术被纳入决定未来经济的12大颠覆技术之一。
3D打印(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是在现代CAD/CAM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数控技术、精密伺服驱动技术以及新材料等技术的基础上集成发展起来的一项数字化制造技术。该技术区别于传统的材料去除(切削加工)技术,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材料累加制造方法,是一种快速成形技术,它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粉末状金属、塑料、陶瓷粉末、细胞组织等特殊的可粘合材料,进行逐层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
增材制造技术,属于新一代绿色高端制造业,与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并称为实现数字化制造的三大关键技术,这项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是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数字化制造浪潮的重要基础。与传统制造相比,主要优势就体现在产品制造的复杂程度、生产制造的范围、生产制造效率、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等方面。例如传统的制造技术与制品的形状设计会因为技工的能力与成型设备的功能而有所限制,而增材制造消除了这些障碍,人们可以通过拓扑优化设计及多材料制造功能梯度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功能,为许多装备设计和制造带来颠覆性进步,使设计摆脱了传统技术可制造性的约束,给创新设计释放了巨大的空间。
苏州3D打印有多种工艺方法,大致可分激光固化(SLA),熔融堆积(FDM),粘接剂粘接(3DP),选择性激光烧结(SLS),选择性激光熔融(SLM)。其中金属3D打印按光源可分为激光和电子束,按送粉方式又可分为铺粉和同轴送粉。3D打印技术应用在产品设计、加工工具制造和直接部件制造方面给企业带来高附加值。特别是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消费电子、汽车制造等领域,3D打印的技术优势,对于提高上述行业中产品设计速度、复杂部件的加工速度和产品性能,降低成本减少组装换件都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的支持下,全国陆续建立了20多个服务中心,设备用户遍布医疗、航空航天、汽车、军工、模具、电子电器、造船等行业,推动了我国制造技术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3D打印应用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军工等垄断性行业以及医疗等高壁垒性领域。未来3年是我国该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的政策重视和行业企业、科研究机构的不断努力,我国3D打印产业化进程加速增材制造工艺技术水平会加速提升,一批工艺装备、关键零部件、软件系统会不断实现突破,行业应用也会不断拓展深化,航空航天、军工、汽车、机械装备模具、医疗、科研院所、文创消费品等领域开发成效会越来越多。
3D打印技术集合了大规模生产和手工生产的优点,能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方式,代表着未来智能制造的方向。随着技术及工艺快速发展,3D打印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据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作为全球重要制造基地,随着以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为愿景的智能制造、“工业4.0”等新兴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未来国内将迎来3D打印的高速发展阶段。有研究机构数据表示,2017年全球3D打印市场仅占全球制造业12万亿美元体量的0.07%,仍处于起步阶段,3D打印市场还远没有迎来它的繁荣期,但是GE、西门子、惠普、富士康等传统行业巨头的加入,从侧面证实了3D打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当前,工业制造领域各种技术都不是万能的,传统技术仍会有强劲生命力。3D打印技术集合了大规模生产和手工生产的优点,能实现高效协作生产,目前不但不会全部取代传统产业,而且会与现有技术搞笑衔接、融合,加速融入现代工业制造体系,提高现有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并且降低成本。作为一名3D打印从业者,我们应加强研发、培育产业、扩大应用,紧跟国家“工业4.0”“智能制造”及“中国制造2025”等产业规划,助力未来新兴产业发展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过不了多久,我们黄河公司一定会在这一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关资讯